來源: 2024-09-18 128 次閱讀
女性的陰道有兩道天然屏障:外面有大小陰唇的守護,裏面有使陰道呈酸性環境的分泌物,這兩者均可抵禦病菌的侵襲。
由於陰道內通於宮頸,外連會陰,又和尿道肛門是鄰居,所處的位置十分危險,再加上局部潮濕,非常容易滋生細菌,從而引發陰道炎。
陰道炎是女性常見婦科疾病,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對女性生殖健康狀況的調查顯示,2022年,53.86%的成年女性曾患過陰道炎,所有年齡段的女性均會受到陰道炎的影響,常見類型有滴蟲性陰道炎、細菌性陰道炎、黴菌性陰道炎。
一、陰道炎的症狀
1、滴蟲性陰道炎
陰道分泌物異常增多及外陰瘙癢,分泌物典型特點為稀薄膿性、泡沫狀,有異味,常伴有惡臭。
2、細菌性陰道炎
陰道分泌物增多,可伴有輕度外陰瘙癢或者燒灼感,性生活後症狀加重,分泌物呈魚腥臭味,10-40%患者可無臨床症狀。
3、黴菌性陰道炎
由假絲酵母菌引起,呈豆腐渣樣或凝乳狀,嚴重者坐立不安,以夜間更加明顯,部分患者有外陰部灼熱痛,性交痛和排尿痛等不適。
二、陰道炎常見誘因
1、特殊的身體構造:外陰陰道與尿道、肛門毗鄰,局部潮濕,易受汙染;
2、經期抵抗力下降也易受感染;
3、生育期婦女性活動比較頻繁,且外陰陰道是分娩、宮腔操作的必經之路,易受到損傷及外界病原體的感染。
三、如何防治陰道炎
1、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保持充足睡眠,適當鍛煉,選擇純棉內褲,不穿緊身內褲,保持外陰清潔,加強鍛煉,增強體質,清淡飲食,少吃甜食及冷飲;
2、注意經期衛生,避免經期性行為;
3、在性生活前後雙方均應做好清潔工作,最好有固定性伴侶,避孕套;
4、選擇專用的私處護理液,不要用沐浴露或肥皂去清洗私處,小花園的ph值呈弱酸性,而肥皂沐浴露大多呈堿性,長期用下來可能會破壞小花園ph值的失衡,日常用清水清潔就可以。
三、外陰瘙癢的治療方法
外陰瘙癢是陰道炎的主要症狀之一,治療時應根據具體病因對症下藥,以下是一些常見的治療方法:
1、抗真菌藥物治療:
對於由真菌引起的陰道炎(如念珠菌性陰道炎),可使用抗真菌藥物,如克黴唑、氟康唑等。這些藥物可以是陰道栓劑、外用膏或口服藥物,應根據醫生的建議進行選擇和使用。
2、抗生素治療:
細菌性陰道炎通常需要使用抗生素,如甲硝唑或克林黴素來抑制細菌生長。口服或外用的藥物需根據病情的嚴重程度決定。
3、滴蟲感染的治療:
滴蟲性陰道炎需要使用抗原蟲藥物治療,如甲硝唑。這類感染通常需要雙方伴侶同時治療,以避免交叉感染。
4、激素替代療法:
對於絕經後的女性,萎縮性陰道炎的治療可以考慮局部使用雌激素乳膏,以促進陰道上皮細胞增生,改善症狀。
5、保持陰部清潔與乾爽:
外陰瘙癢時應避免使用含有刺激性化學物質的清潔劑,選擇溫和的清水或專門的婦科洗液清潔。過度清潔反而會加劇症狀,損害正常菌群。
6、避免抓癢與刺激:
雖然瘙癢感難以忍受,但抓癢會導致皮膚破損,進而加重感染。應該儘量避免抓撓,並穿著透氣性好的棉質內褲,保持局部乾燥。
7、飲食調整與增強免疫力:
在治療期間,女性應避免攝取過多甜食,因為糖分會促進念珠菌的生長。此外,多食用富含益生菌的食物,如酸奶,對維持陰道健康有幫助。增強免疫力,保持充足睡眠和適當運動,也是減少陰道炎復發的重要措施。
四、如何預防陰道炎的發生?
1、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每天用溫水清潔外陰,保持陰道區域乾燥,避免長期穿著緊身、透氣性差的衣物。
2、避免過度清潔陰道:
過度使用清潔劑或陰道灌洗液會破壞陰道內正常的酸鹼平衡和菌群,增加感染風險。
3、注意性行為的安全:
性行為是某些類型陰道炎的重要傳播途徑,使用安全套能有效減少感染的風險。
4、定期進行婦科檢查:
定期的婦科檢查有助於及早發現潛在的問題,並進行及時的治療,尤其對於有陰道炎病史的女性尤為重要。
陰道炎不僅可導致外陰陰道不適,還可導致盆腔炎、不孕症以及流產、早產、胎膜早破、絨毛膜羊膜炎、新生兒感染、產褥感染等,也會增加性傳播病原體的感染風險。
平時生活中,注意私處衛生和性生活衛生、內褲不與其他衣物混洗、注意外陰清潔,有助於預防陰道炎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