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2025-08-20 11 次閱讀
更年期對好多香港女性嚟講,好似一個「身體大轉折點」。平時習慣咗月經週期規律,但去到40歲後,開始發現週期時長唔固定、月經量時多時少、甚至隔幾個月先嚟一次,心入面自然會擔心:係咪出現咗健康問題?究竟月經亂係「更年期正常現象」,定係要即刻搵醫生檢查?
本文會全面拆解更年期經期唔規律嘅成因,帶你了解咩情況屬於自然變化,咩時候又要提高警覺,仲會提供婦科醫生建議同保養方法,幫你穩定過渡呢段人生階段。
更年期係咩?點解會令月經唔規律?
定義:更年期通常指女性卵巢功能逐漸衰退,雌激素水平下降,導致生育能力減弱,直至月經完全停止。一般出現年齡大約係 45–55歲,香港女性平均停經年齡大約50歲。
過渡期(圍絕經期):喺停經前幾年,卵巢功能已經唔再穩定,雌激素水平忽高忽低,所以月經週期就會開始出現混亂。
常見表現:週期變短(21日左右)、週期拉長(超過40日先嚟)、月經量時多時少、甚至幾個月冇來經。
換句話講,經期亂係更年期「典型表現」,唔一定代表有大病,但仍然要觀察變化。
月經量少、周期亂屬唔屬正常?
以下係更年期常見嘅經期變化,屬於生理上正常:
週期變短或變長:以前規律28日,可能縮短到20日一來,或者延長到兩個月先來一次。
經血量減少:雌激素不足,子宮內膜增厚情況減弱,出血自然變少。
經血量突然增多:因為荷爾蒙忽高忽低,子宮內膜可能突然增厚,導致經量比平時多。
出現點滴咖啡色分泌物:週期後期荷爾蒙下降,內膜剝落唔完全,就會出現咖啡色分泌。
呢啲情況,大部分係更年期自然現象,但有啲異常情況就要小心。
何時需要擔心?即刻睇醫生嘅警號
以下情況,建議盡快去婦科檢查,排除其他病因:
經血突然異常增多:甚至多到要一小時換一塊夜用巾,可能係子宮肌瘤、內膜息肉。
長時間唔嚟經,突然大量出血:有機會係子宮內膜增生甚至癌前病變。
經期間不規則持續點滴出血:要排除子宮頸病變。
經血伴隨嚴重痛症:可能係子宮內膜異位症、卵巢囊腫。
出血後有異味或膿性分泌物:提示感染或病理性出血。
簡單講,如果「唔似平時更年期嘅亂」,或者影響到生活,就唔好拖,一定要睇醫生。
婦科醫生點樣檢查?
喺香港或者深圳,如果有經期異常,可以透過以下檢查:
盆腔超聲波:檢查子宮肌瘤、卵巢囊腫。
子宮內膜取樣(活檢):排除內膜過度增生或癌前病變。
荷爾蒙血液檢查:檢測雌激素、黃體素、FSH水平,確認是否進入更年期。
子宮頸抹片(Pap smear):排除子宮頸病變。
醫生會根據檢查結果,建議係觀察、藥物調理,定係需要進一步治療。
醫生建議:如何應對更年期經期唔規律?
保持紀錄
用手機app或者紙本,記錄每次月經週期長度、經量,幫助醫生更快判斷問題。
荷爾蒙治療(HRT)
如果經期亂同時伴隨嚴重潮熱、失眠、心悸,可以考慮荷爾蒙替代療法。但要由醫生評估,因為唔適合乳癌、血栓高風險患者。
中醫調理
有啲香港女性會選擇中藥調經,例如當歸、熟地等,幫助改善氣血,但要搵有經驗中醫師。
避孕意識仍然要有
即使經期唔規律,更年期女性仍然可能懷孕,除非連續 12個月完全冇月經,否則仍需避孕。
日常保養方法,幫助舒緩經期亂
均衡飲食:多攝取大豆異黃酮(豆腐、豆漿)、鈣質(奶類)、維他命D,有助穩定荷爾蒙同護骨。
運動:每週150分鐘中等運動(快走、游水),改善循環同情緒。
減壓:瑜伽、冥想、深呼吸,減少壓力對荷爾蒙影響。
充足睡眠:維持規律作息,避免經常捱夜。
戒煙限酒:煙酒會加速卵巢功能衰退。
FAQ:更年期經期亂常見問題
Q1:更年期亂經幾耐會停?
👉 通常圍絕經期會持續3–5年,最終完全停經。
Q2:停經後仲會唔會再有月經?
👉 停經後如果再有出血,一定要睇醫生,因為唔屬正常。
Q3:月經量少到只係一兩日正常嗎?
👉 正常,因為子宮內膜變薄,但要小心同時有異常出血。
Q4:更年期亂經係咪一定要食藥?
👉 唔一定,除非有嚴重症狀,否則醫生多數建議觀察。
溫馨提示:更年期經期不規律,係女性身體自然變化,大多數情況屬於正常。但如果出現經血異常過多、停經後再出血、持續不規則點滴,就唔好忽視,及早去婦科檢查,可以避免錯過子宮或卵巢嘅潛在病變。
對香港女性嚟講,更年期唔止係身體變化,仲係生活心態嘅調整。保持健康習慣、定期檢查,再配合醫生建議,就可以安心度過呢段轉折期。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