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2025-08-21 10 次閱讀
好多香港女性都有過呢個情況:月經完咗以為乾淨,點知過咗幾日仲會有啲啡啡色分泌物,甚至帶少少血絲。有人覺得係「正常生理現象」,有人就會擔心「會唔會係宮頸有病變?」。到底月經後咖啡色血係咪代表身體出咗問題?以下由婦科醫生角度幫你全面拆解。
為咩會出現月經後咖啡色分泌?
其實「咖啡色血」並唔係一個病名,而係一種分泌表現。通常原因有幾個:
殘留經血氧化
經期尾段,血量已經好少,加上流速慢,經血停留時間耐,接觸空氣後氧化,就會由鮮紅色變成啡色。呢種情況係最常見,而且通常唔需要太擔心。
排卵期少量出血
有啲女性喺排卵期會有少量荷爾蒙變化導致出血,混合分泌物後顏色偏啡。
子宮內膜修復中
月經結束後,內膜需要時間修復,若果修復過程唔完全,就可能有零星啡色分泌。
陰道或宮頸炎症
發炎情況會令分泌物混有血絲,加上有異味或痕癢,顏色就會偏深。
宮頸病變或子宮病變
假如咖啡色分泌持續、量多、伴隨異常出血或疼痛,就要高度警覺,因為有機會係宮頸病變、子宮肌瘤甚至子宮內膜增生嘅徵兆。
咖啡色分泌幾時屬於「正常範圍」?
經期後 2–3 日內少量啡色分泌,之後慢慢消失
無明顯臭味、痕癢或痛楚
周期穩定,無額外不規則出血
如果你嘅情況同以上一致,通常只係經血殘留,屬於正常生理現象。
幾時要小心?醫生提醒 5 大警號
婦科醫生強調,如果有以下徵狀,就唔可以當成「小事」:
咖啡色分泌持續超過一星期以上
長期未清,可能同子宮內膜修復問題、慢性炎症或病變有關。
伴隨異味或黃綠色分泌物
呢個多數係陰道炎、盆腔炎等感染,需及早檢查。
月經週期完全亂晒大龍
例如經期未到就有啡色出血,或經常提早/延遲,代表荷爾蒙失調或器質性病變。
性交後容易出血
呢個係宮頸糜爛、宮頸炎甚至宮頸癌前病變嘅警號。
伴隨下腹痛、腰痛或貧血症狀
可能係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症等引起,需要做詳細檢查。
醫生會點檢查?
香港婦科醫生指出,如果女性有持續咖啡色分泌或懷疑宮頸問題,一般會建議做以下檢查:
婦科內診:初步觀察陰道、宮頸有冇異常。
白帶培養 / 陰道分泌檢查:排除炎症或細菌感染。
宮頸抹片(Pap smear):檢查有冇癌前病變。
HPV 病毒檢測:配合抹片,評估宮頸癌風險。
超聲波檢查:了解子宮內膜厚度、有冇肌瘤或息肉。
咖啡色血 vs 宮頸問題:點樣分辨?
情況 | 特徵 | 建議 |
---|---|---|
正常殘留經血 | 月經完後 2–3 日少量啡色分泌,無異味 | 觀察即可 |
陰道炎症 | 啡色+黃綠色分泌、有異味、痕癢 | 婦科檢查+藥物治療 |
宮頸炎/糜爛 | 咖啡色血常出現、性交後出血 | 做抹片檢查 |
子宮內膜異常 | 出血持續、周期亂、伴隨痛 | 超聲波/內膜檢查 |
宮頸癌前病變 | 不規則出血、分泌量多、有血絲 | 必須盡快檢查治療 |
醫生建議:日常要注意乜?
定期做婦科檢查
香港女性建議每年做一次抹片,特別係有性經驗嘅女性。
觀察週期變化
建議用 App 或筆記記錄經期長度、顏色、量,方便就診時提供資訊。
保持私處清潔
內褲選棉質、勤換洗,避免長時間使用護墊。
避免過度清洗
唔好成日用消毒液或藥水沖洗陰道,容易破壞菌群平衡。
留意高危因素
抽煙、免疫力低、長期壓力大都會影響荷爾蒙同子宮頸健康。
常見問題 FAQ
Q1:咖啡色分泌一定係宮頸有問題?
唔一定,大部分情況只係經血殘留。但若果持續、量多或伴隨異常,就要小心。
Q2:幾歲開始要做抹片檢查?
一般建議有性經驗後就應定期做,通常每 1–3 年一次。
Q3:我月經後成日有咖啡色血,但冇其他不適,需唔需要去睇醫生?
如果只係偶爾、2–3 日內消失,問題唔大。但若果成日出現,最好都係做下檢查。
Q4:咖啡色分泌可以靠中藥調理?
中醫多數會針對「氣血不暢、子宮未清」去調理,但都要先排除器質性病變,唔可以完全依賴中藥。
Q5:咖啡色分泌同懷孕有冇關係?
懷孕初期都有機會出現少量啡色分泌,但一定要排除先兆流產或宮外孕,必須盡快求醫。
温馨提示:月經後有咖啡色分泌,大部分屬於正常生理現象,特別係經期尾段嘅殘留經血。但如果分泌持續耐、伴隨異味、週期混亂,甚至性交後出血,就唔可以掉以輕心,因為有機會同宮頸炎症或病變有關。婦科醫生提醒香港女性,定期做檢查、留意身體訊號,係保障生殖健康嘅重要一環。記住,早一步檢查,就可以早一步安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