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2024-07-26 237 次閱讀
子宮肌瘤,作為女性生殖系統中最為普遍的良性腫瘤之一,其發病高峰集中在30至50歲的年齡段,尤以41至50歲的女性最為顯著。
隨著歲月的流逝,許多女性體內可能會悄然生長出大小不一的子宮肌瘤,有的微小至難以察覺,有的則較為顯著,而還有一部分可能尚處於生長初期,尚未被發現。
什么是子宮肌瘤?
子宮肌瘤是由子宮平滑肌細胞增生而成,其中有少量纖維結締組織作為一種支持組織而存在。
形成子宮肌瘤的原因
1、遺傳因素
子宮肌瘤與遺傳因素有一定的關聯。有研究表明,如果家族中有母親或姐妹患有子宮肌瘤,那么女性患病的風險可能會增加。這可能是因為遺傳了某種易感的基因突變,使得子宮肌瘤的發生更為容易。
2、激素內分泌失調
子宮肌瘤的發生與激素水平密切相關,特別是雌激素和孕激素。在雌、孕激素分泌旺盛的生育期女性中,子宮肌瘤的發病率較高。
3、不良生活習慣
不良的生活習慣,如長期熬夜、作息時間不規律、缺乏運動、過度肥胖等,都可能影響女性的內分泌系統,進而增加患子宮肌瘤的風險。
4、外界刺激
外界機械性的刺激,如多次人工流產等,也可能對子宮造成損傷,從而誘發子宮肌瘤的發生。
5、其他因素
除了上述因素外,還有一些其他因素可能與子宮肌瘤的發生有關,如初潮年齡小、年齡增長、未育或晚育、身體肥胖、多囊卵巢綜合症等。
子宮肌瘤早期信號
月經時長與周期不規律:每位女性月經周期與經期時長各異,但個人體內多保持相對穩定模式。多數女性周期約28-30天,經期2-7天。若此模式顯著變化,如周期縮短或延長,即視為異常。
月經增多:月經量異常增多可能與子宮肌瘤相關,尤其是肌壁間及黏膜下肌瘤。正常月經量約為5-80ml,若單次月經失血超過80ml,則為病理狀態,需警惕子宮肌瘤等潛在病因。
出現頭暈眼花和貧血症狀:多數子宮肌瘤患者因長期經量過多,易引發貧血,伴隨頭暈目眩等貧血症狀,需引起重視。
痛經與性交痛:子宮肌瘤,位於子宮腔內,表面覆蓋子宮內膜,占據宮腔空間,阻礙經血順暢排出,引發子宮異常收縮致痛經。同時,肌瘤生長過程中,特定情境下還可能導致性交疼痛,影響患者生活質量。
尿頻與便秘:子宮肌瘤過大可能壓迫膀胱、輸尿管致尿頻尿急,或壓迫直腸引發便秘,影響患者日常生活,需及時關注並治療。
不孕:倘若子宮肌瘤較大,對輸卵管產生壓迫作用,那么就可能使輸卵管扭曲、子宮腔變形,影響到受精卵的著床,最終導致不孕。
預防與保健
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作息規律,適量的運動,調節自己的情緒,避免長期精神壓力大造成過度疲勞,這樣做有助於內分泌的平衡,肌瘤發生的風險也會降低。
定期體檢,提早發現潛在身體的疾病,根據病情的變化制定治療方案。降低病情惡化的風險。
子宮肌瘤雖然是一種良性腫瘤,但其早期症狀往往容易被忽視。女性朋友應定期到醫院進行婦科檢查,包括宮頸篩查和盆腔超聲檢查,以及時發現子宮肌瘤。如果出現月經改變、分泌物增多、壓迫症狀、疼痛、腹部腫塊、不孕或其他全身症狀,應及時就醫檢查並接受治療。同時,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預防子宮肌瘤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