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2025-09-10 14 次閱讀
好多香港女性都有試過:平時分泌物唔算特別多,但突然有一段時間覺得「下面好似特別濕」,甚至要成日換護墊,擔心會唔會係發炎。其實,陰道分泌物多唔一定代表有病,但如果伴隨異味、顏色改變或者痕癢,就要提高警覺。
本文會同大家詳細拆解:陰道分泌物增加嘅正常同異常原因、點分辨係唔係發炎、檢查同治療建議,仲有日常護理貼士,幫你安心了解自己身體情況。
正常情況下,陰道分泌物點解會增加?
陰道分泌物(俗稱「白帶」)係女性生理週期嘅自然產物,由子宮頸腺體、陰道壁滲液同脫落細胞組成。佢嘅主要功能係:
保持陰道濕潤,避免乾澀。
協助自潔,排走細菌同老化細胞。
提供精子活動環境,有利受孕。
喺以下情況,分泌物突然增多,其實屬於 生理性改變,唔算病:
排卵期:週期中期,分泌物變得透明、拉絲狀,好似蛋清。
懷孕初期:荷爾蒙水平改變,分泌物自然會多咗。
性興奮或同房後:陰道分泌會即時增加,係正常反應。
荷爾蒙藥物影響:例如食緊避孕藥,可能令分泌物增加。
呢啲情況分泌物通常 透明、無味、質地清稀,唔會有痕癢或臭味,一般無需擔心。
異常分泌物:可能係炎症信號
如果陰道分泌物突然增多,同時伴隨以下特徵,就要懷疑係感染或發炎:
顏色改變:變成黃、綠、灰白、甚至帶血絲。
氣味異常:有魚腥味、臭味或酸臭味。
質地改變:變成豆腐渣狀、膿樣、泡沫狀。
伴隨症狀:陰部痕癢、紅腫、灼熱、性交痛或小便刺痛。
常見導致異常分泌物嘅原因
念珠菌感染(俗稱霉菌感染)
特徵:分泌物似「豆腐渣」、白色塊狀,伴強烈痕癢。
常因免疫力低、長期用抗生素、糖尿病或長時間穿緊身褲。
滴蟲感染
特徵:黃綠色分泌物、帶臭味,可能呈泡沫狀。
多數透過性接觸傳播,伴隨陰部灼熱感。
細菌性陰道炎
特徵:分泌物呈灰白色,帶明顯魚腥味。
常見於陰道菌群失衡,壓力大或過度清潔女性。
子宮頸炎或子宮頸糜爛
特徵:分泌物帶血絲,或者黃膿樣。
部分情況同 HPV 感染有關,需進一步檢查。
性傳染病(如淋病、衣原體感染)
特徵:黃綠色膿樣分泌物,可能伴隨尿道症狀。
好多時候早期症狀唔明顯,容易忽視。
醫生建議嘅檢查方式
香港或深圳嘅婦科門診,面對異常分泌物,通常會安排以下檢查:
婦科檢查:觀察外陰及陰道情況,檢查有冇紅腫、潰瘍。
分泌物顯微鏡檢查:檢測有冇滴蟲、念珠菌、細菌。
培養+藥敏試驗:幫助判斷引起炎症嘅菌種同用咩藥最有效。
宮頸抹片/HPV 檢查:如果懷疑有宮頸炎或其他病變。
性傳染八項檢測:針對有高風險性行為女性,排查淋病、衣原體、梅毒、愛滋等。
一般簡單檢查 即日可知初步結果,培養則需 3-5 日。
治療方法:對症下藥先有效
治療分泌物異常,重點係「針對病因」,並唔可以單靠止痕藥膏。
真菌感染:塞藥或抗真菌藥膏,有需要可配合口服藥。
滴蟲感染:口服抗生素(如甲硝唑),伴侶都要一齊治療。
細菌性陰道炎:使用抗生素,並加強乳酸菌保護陰道菌群。
子宮頸炎:按檢查結果決定,可能需要抗生素或物理治療。
性傳染病:按病原體對症治療,避免交叉感染。
⚠️ 提醒:千祈唔好自己亂買塞藥或止痕藥膏,可能只係壓住症狀,反而拖延病情。
點樣日常護理,預防分泌物異常?
選透氣內褲:以純棉為佳,每日更換,避免長時間穿緊身褲。
避免過度清潔:只需用清水沖洗,避免強效殺菌液破壞菌群平衡。
保持規律生活:充足睡眠、均衡飲食,增強免疫力。
注意性健康:使用安全套,避免多重伴侶或高風險性行為。
及早檢查:如果出現異常情況持續超過一星期,應盡快睇醫生。
常見 Q&A
Q1:白帶多咗但冇味,係咪正常?
如果分泌物透明或乳白,冇痕癢冇臭味,通常係生理性,唔需要擔心。
Q2:念珠菌感染成日復發,點算?
要改善生活習慣(如減少糖分、避免長時間焗汗),並配合醫生治療,有需要可檢查免疫力或血糖水平。
Q3:可以靠護墊解決分泌物多問題?
護墊唔係解決方法,只係暫時保持乾爽。但長期使用反而易焗濕,建議勤換內褲先係正確做法。
Q4:去深圳檢查會唔會快啲?
深圳婦科診所一般可以 即日安排分泌物檢查,價錢亦比香港私家便宜,適合想快啲知道結果嘅女性。
温馨提示:陰道分泌物突然增多,唔一定等於發炎,有時只係排卵期或荷爾蒙變化。但如果分泌物伴隨異味、顏色改變或痕癢,就要警覺係炎症。
最安全嘅做法係:及早去婦科檢查,揪出真正原因,對症下藥。香港或深圳羅湖等口岸附近醫院都可以提供快速檢查,幫助你安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