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2025-11-26 10 次閱讀
下面成日好痕、坐立不安、夜晚瞓覺都忍唔住想抓?唔少香港女生都試過外陰痕癢嘅困擾,但礙於尷尬,拖延唔求醫,結果愈拖愈嚴重,甚至反覆發作。其實外陰痕癢唔係小事,背後可能隱藏唔同婦科問題,由簡單過敏到真正感染都有可能。今篇文章就由深圳婦科醫生角度,為你全面拆解外陰痕癢嘅常見成因、判斷方法、治療方向同日常預防重點,幫你一次過搞清楚。
一、乜嘢係外陰痕癢?點樣先算「異常」?
外陰包括大陰唇、小陰唇、陰蒂周圍及陰道口位置,出現短暫輕微痕癢,有時只係因為:
出汗多
絲襪焗促
衛生巾焗住
剃毛後短暫刺激
一般休息、保持乾爽後會自然好轉,呢類多數唔屬於病理性問題。
但如果出現以下情況,就要高度警惕可能係婦科問題:
痕癢持續超過 3–5 日
夜晚特別痕,影響睡眠
愈抓愈痕,甚至抓到損傷
同時有異味、豆腐渣樣分泌物、黃綠色分泌
伴隨痛、灼熱感、腫脹或出血
以上情況多數唔係單純「焗住咁簡單」,需要專業檢查。

二、外陰成日痕最常見嘅 7 大成因
1️⃣ 念珠菌感染(霉菌性陰道炎)
呢類係最常見嘅外陰痕癢原因之一,特點包括:
劇烈痕癢,夜晚特別明顯
分泌物呈白色、豆腐渣狀
陰道口紅腫、灼熱
性行為時疼痛
常見誘發因素:
長期捱夜、免疫力低
抗生素使用後
懷孕、糖尿病患者
經常穿緊身褲或焗促內褲
👉 需要用抗真菌藥物治療,單靠洗液多數治標不治本。
2️⃣ 細菌性陰道病(BV)
由於陰道內菌群失衡引起,痕癢未必好劇烈,但會有:
魚腥味分泌物
白灰色或偏黃分泌
性交後味道特別明顯
唔少女士誤以為「清潔唔夠」,反而亂用洗液,令情況更惡化。
3️⃣ 滴蟲感染(性接觸傳播)
特徵包括:
痕癢、灼熱
黃綠色泡沫狀分泌物
下腹不適、痛楚
性伴侶同時有症狀
呢類必須「雙方一齊治療」,否則好容易反覆交叉感染。
4️⃣ 外陰濕疹、接觸性皮炎
外陰皮膚好敏感,以下習慣好容易引起過敏或濕疹:
長用有香味護墊
使用含藥性或刺激性洗液
內褲布料唔透氣(化纖、蕾絲)
潤滑劑、殺精劑過敏
表現為:
紅腫、乾裂
反覆痕癢
抓後出現滲液或脫皮
呢類唔係感染,而係皮膚炎症,需要對症藥膏治療。
5️⃣ 外陰白斑(外陰硬化性苔癬)
屬於慢性皮膚病,初期容易被誤當普通痕癢:
皮膚變白、變薄
持續劇癢
皮膚易裂、疼痛
嚴重可影響性生活同排尿
需要長期醫學跟進,唔可以單靠止痕藥膏。
6️⃣ 荷爾蒙失調、更年期萎縮
停經前後或長期荷爾蒙失衡的女生,會因為:
陰部乾燥
皮膚變薄
保護力下降
而出現:
灼熱感
隱隱痕癢
性交痛
呢類需要從內分泌角度處理。
7️⃣ 蟯蟲、糖尿病、慢性疾病因素
糖尿病患者因尿糖高,真菌易滋生
蟯蟲夜晚爬出肛門,刺激外陰
免疫系統疾病亦會增加反覆感染風險
如果外陰痕癢「長期反覆、點醫都唔好」,就一定要檢查內科因素。
三、點樣自己初步分辨係感染定皮膚問題?
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觀察:
特徵感染性過敏/濕疹
分泌物有異常(顏色、気味)多數正常
氣味有異味無明顯異味
痕癢程度劇烈、夜晚更嚴重時好時壞
紅腫明顯亦可出現
傳染性有無
👉 但實際診斷仍然需要靠白帶檢查、顯微鏡檢驗、HPV 或其他細菌培養。
四、外陰痕癢可以自己亂用洗液嗎?
好多香港女生一痕就會:
每日沖洗多幾次
用強力殺菌洗液
用消毒藥水
其實呢啲做法好容易:
破壞陰道正常菌群
令有益乳酸菌死亡
增加念珠菌反覆發作風險
令外陰皮膚更乾更敏感
✅ 醫生建議:
平日只用清水清洗外陰
真正感染後,按醫囑短期使用藥用洗液
千祈唔好長期「當保養咁用」
五、深圳婦科醫生一般點樣檢查外陰痕癢?
常見檢查包括:
1️⃣ 外陰及陰道視診
觀察有冇紅腫、破皮、白斑、異常分泌物。
2️⃣ 白帶常規檢查
檢測霉菌、細菌、滴蟲、清潔度。
3️⃣ 陰道分泌物培養(必要時)
針對反覆感染或治療無效個案。
4️⃣ 血糖、荷爾蒙檢查(長期反覆者)
排除糖尿病或內分泌問題。
👉 檢查過程一般 10–15 分鐘完成,唔需要太大心理壓力。
六、外陰痕癢一定要食藥?治療方式有哪些?
治療一定要「對因落藥」,唔同成因處理方式完全唔同:
✅ 霉菌感染:局部藥栓+口服抗真菌藥
✅ 細菌性陰道病:抗生素療程
✅ 滴蟲感染:口服藥+性伴侶同步治療
✅ 濕疹過敏:外用類固醇或抗敏藥膏
✅ 外陰白斑:長期藥物+定期覆診
⚠️ 最怕:
「自己估、自己買藥、亂搽亂食」,結果愈醫愈亂,拖成慢性問題。
七、外陰痕癢期間,生活上要注意啲乜?
✅ 穿著方面
著透氣棉質內褲
避免長時間著緊身褲、瑜伽褲
流汗後即時更換內褲
✅ 衛生習慣
每日清水清洗外陰一次已足夠
月經期間勤換衛生巾
唔好用帶香味產品
✅ 性生活
治療期間避免性行為
性伴侶有症狀要一齊檢查
避免多重性伴侶或無保護性行為
✅ 飲食作息
少甜、少酒、少油炸
多飲水、多蔬果
唔好長期熬夜
八、點解有啲人會「好返又翻發」?
反覆發作通常同以下因素有關:
冇按療程完成治療
性伴侶未同步治療
免疫力低、壓力大
糖尿病未控制
過度清潔破壞菌群
👉 所以「醫好一次」唔代表「從此唔再復發」,生活調整同體質管理一樣重要。
九、幾時一定要即刻睇醫生?
如果你出現以下情況,唔好再拖:
痕癢嚴重影響睡眠或工作
抓到出血、潰爛
分泌物變色兼有強烈異味
伴隨下腹痛、發燒
懷孕期間出現痕癢
反覆三次以上仍未根治
呢啲都可能提示感染較重或出現其他併發症。
總結:下面成日痕,唔好再「忍一忍就算」
外陰痕癢唔只係小問題,可能係霉菌、細菌、滴蟲、過敏、荷爾蒙失調,甚至慢性皮膚疾病嘅警號。最忌諱就係「自己亂搽藥」「拖到自然好」,好多慢性婦科病都係咁樣拖出嚟。
如果你已經反覆痕癢、分泌物異常、異味明顯,與其不停上網估症,不如盡早做一次專業檢查,對因治療,先至真正斷尾。
照顧私密健康唔係尷尬事,而係對自己身體最基本嘅尊重。當你肯正視、肯處理,身體自然會畀你最舒服、最安心嘅回應。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