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怡康婦產醫院
專家團隊

外陰又痕又紅係感染?深圳婦科即日驗清楚

來源: 2025-11-26 9 次閱讀

外陰又痕又紅,坐又唔安、行又唔舒服,沖完涼好似好啲,但過多陣又開始痕,甚至愈抓愈紅腫?唔少女士第一時間會擔心:「係咪感染?」、「洗唔乾淨?」、「會唔會好嚴重?」其實外陰痕癢合併發紅,的確有相當高機會與感染有關,但亦可能係過敏、濕疹、荷爾蒙失調等問題。單靠症狀去估,好容易估錯,亂用藥仲可能拖到變成慢性。今篇文章就由深圳婦科醫生角度,為你全面拆解「外陰又痕又紅」背後最常見成因、即日檢查流程、治療方向同日常預防重點,幫你一次過搞清楚。

一、外陰又痕又紅,一定等於感染嗎?

答案係:有好大機會係,但唔一定全部都係感染。

外陰皮膚非常薄同敏感,只要受到刺激,就好容易出現:

發紅

灼熱

痕癢

腫脹

甚至刺痛

感染只係其中一大類原因,另外仲包括:

過敏反應

外陰濕疹

內分泌變化

物理摩擦

慢性皮膚疾病

👉 如果單靠「痕+紅」就自己買藥搽,好容易用錯藥,導致病情反覆甚至加重。

二、最常見導致外陰又痕又紅嘅 6 大感染原因

1️⃣ 念珠菌感染(霉菌性陰道炎)

外陰又紅又痕,最常見就係霉菌感染,特點包括:

劇烈痕癢,夜晚特別明顯

外陰紅腫、有灼熱感

分泌物呈白色豆腐渣狀

性行為時疼痛

常見誘因:

捱夜、壓力大、免疫力低

使用抗生素後

懷孕、糖尿病

長期穿緊身褲、焗促內褲

👉 需要抗真菌藥物系統性治療,單靠洗液難以根治。

深圳婦科醫院

2️⃣ 細菌性陰道病(BV)

雖然 BV 痕癢未必好劇烈,但外陰都可以出現:

泛紅

輕度痕癢

灼熱不適

分泌物呈灰白色

有明顯魚腥味

好多女士誤以為「洗唔乾淨」,反而過度清洗,令菌群愈洗愈亂。

3️⃣ 滴蟲感染(性接觸傳播)

屬於性傳播感染之一,症狀包括:

外陰紅腫、痕癢

灼熱、刺痛

黃綠色泡沫狀分泌物

性交不適或痛楚

呢類感染一定要「性伴侶同步治療」,否則好快會反覆「你醫佢、佢醫你」。

4️⃣ 混合性感染

部分女士同時出現:

霉菌+細菌

霉菌+滴蟲

症狀通常更嚴重:

又紅又腫

又痕又痛

分泌物顏色、氣味更異常

治療周期較長

👉 呢類一定要靠即時檢測先可以對症下藥。

5️⃣ 生殖器疱疹初期

部分人在初期會先感到:

局部刺痛、灼熱

外陰發紅

輕微痕癢

之後 1–3 日內出現水泡、潰瘍。初期好容易被誤當普通感染而延誤治療。

6️⃣ HPV 或其他病毒感染合併炎症

病毒本身未必引起痕癢,但若合併外陰炎、陰道炎,就會同時出現:

泛紅

痕癢

異常分泌物

需要進一步病毒檢測配合炎症治療。

三、除咗感染,仲有邊啲情況會導致外陰又痕又紅?

✅ 外陰濕疹/接觸性皮炎

常見誘因包括:

有香味護墊

潤滑劑、避孕用品

清潔劑、洗衣液殘留

化纖、蕾絲內褲

表現為:

泛紅

乾燥脫皮

強烈痕癢

抓後有滲液或結痂

呢類唔係感染,亂用抗生素會愈醫愈差。

✅ 荷爾蒙低下(更年期、產後)

當雌激素下降:

外陰皮膚變薄

分泌減少

保護力下降

容易出現:

乾澀

紅腫

灼熱

輕度痕癢

呢類需要從內分泌角度調整。

✅ 外陰白斑、慢性皮膚病

初期表現:

反覆痕癢

皮膚顏色變淡

變薄、易裂

抓后疼痛明顯

需要長期跟進,唔可以誤當普通感染處理。

四、只靠症狀判斷,為何咁容易用錯藥?

因為外陰又紅又痕嘅症狀高度重疊:

霉菌、細菌、滴蟲 → 都會痕+紅

過敏、濕疹 → 一樣會痕+紅

荷爾蒙問題 → 亦會紅腫灼熱

如果無檢查就:

自行買抗霉菌藥

或亂用抗生素

或長期用強力洗液

好容易出現:

症狀短暫好轉但很快復發

菌群徹底失衡

轉為慢性外陰炎

外陰皮膚愈嚟愈敏感

👉 所以「即日驗清楚」比「自己估病因」重要得多。

五、深圳婦科即日檢查一般會做啲乜?

大多數外陰痕癢、發紅嘅檢查流程都可以即日完成:

1️⃣ 外陰及陰道視診

醫生肉眼觀察:

紅腫程度

是否有破皮、潰瘍

分泌物的顏色與黏稠度

有無水泡、白斑或可疑病變

2️⃣ 白帶常規檢查(10–15 分鐘出結果)

可即時檢測:

霉菌

細菌

滴蟲

清潔度

呢一步已經可以初步分清係感染定非感染。

3️⃣ 分泌物培養(反覆或頑固個案)

適用於:

長期反覆發作

用藥無效

懷疑混合感染

培養可更精準揀選有效藥物。

4️⃣ 其他檢查(按需要)

如:

HPV

血糖

荷爾蒙水平

用嚟排除內在因素。

👉 多數女士由掛號到完成檢查,全程 1–2 小時內可完成,當日已可開始對症治療。

六、外陰又痕又紅,一般點樣治療?

治療一定要按「真正病因」去做,以下只係常見方向:

✅ 霉菌感染

陰道栓劑

外用抗真菌藥膏

必要時口服藥

療程一般 7–14 日

✅ 細菌性陰道病

抗生素口服或陰道用藥

治療期間避免性行為

✅ 滴蟲感染

口服藥物療程

性伴侶必須同步治療

✅ 過敏/濕疹

外用抗炎藥膏

停用所有刺激性產品

調整內褲及清潔習慣

✅ 荷爾蒙不足

局部雌激素治療

或配合系統性調理

⚠️ 最重要原則:

千祈唔好未檢查就自行長期用藥。

七、治療期間要避免做嘅 6 件事

1️⃣ 不停用洗液沖洗

2️⃣ 忍痕用力抓

3️⃣ 未康復就恢復性行為

4️⃣ 繼續著緊身褲、焗促內褲

5️⃣ 自行更改藥物劑量

6️⃣ 覺得好啲就擅自停藥

以上任何一項,都會大大增加復發風險。

八、點解有人會「好返又復發」?

臨床上反覆發作最常見原因包括:

療程未完成

性伴侶未治療

長期捱夜、壓力大

糖尿病控制不佳

過度清潔破壞菌群

內褲不透氣、長期潮濕

👉 想真正「斷尾」,除咗藥物,生活習慣必須同步調整。

九、幾時一定唔可以再拖?

出現以下情況時,應盡快就醫:

痕癢嚴重影響睡眠

外陰明顯腫脹、破損

分泌物變黃綠、帶血或強烈異味

有發燒、下腹痛

懷孕期間出現痕癢發紅

每年反覆 3 次或以上

呢啲情況都有機會已出現併發症或其他隱藏問題。

總結:外陰又痕又紅,最怕「自己估病因」

外陰痕癢加發紅,確實有相當高比例與感染有關,但同樣可能係過敏、濕疹、荷爾蒙失調甚至慢性皮膚病。單靠症狀去自行買藥,好容易用錯方向,拖到由急性變成慢性。

與其反覆忍耐、亂試偏方,不如及早做一次即日檢查,真正找出病因,對症處理。當病因搞清楚,其實大部分外陰炎症都可以在短時間內明顯改善。

私密處健康唔應該抱住「忍一忍就算」嘅心態,當你願意正視同處理,身體自然會回饋你輕鬆、安心同舒服。

關鍵詞:  

专家团队

婦科
婦科炎症
月經不調
宮頸疾病
婦科腫瘤
子宮肌瘤
婦科其它
計劃生育
早孕檢查
終止懷孕
上環取環
宮外孕
藥物流產
人流時間
女性不孕
輸卵管堵塞
輸卵管不通
排卵障礙
子宮內膜異位
習慣性流產
多囊卵巢
男性不育
弱精症
早泄
陽痿
前列腺炎
包皮環切
無精少精
私密整形
陰道緊縮
處女膜修復
私密漂紅
陰唇整形
盆底肌修復
漏尿/尿失禁
預約醫生 官方微信
預約醫生
來院路線 TOP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