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2025-10-09 14 次閱讀
對好多香港女性嚟講,月事唔準係「家常便飯」——有時提早、有時延遲、有時又突然停晒。有人會覺得「遲幾日唔緊要」,但其實月經週期亂咗,往往係身體出現失衡或疾病嘅警號。
到底月事不調係因為壓力大、荷爾蒙亂,定真係婦科病惹嘅禍?今次我哋一齊深入了解成因、檢查方法同調理方向,幫你重新令身體恢復平衡。
🔹 乜嘢叫「月事不調」?
所謂月事不調(即月經不調),簡單嚟講就係月經週期、經量、經期日數、顏色或經痛出現異常。
正常情況下:
月經週期:28–35日一個循環;
經期日數:3–7日;
經血量:50–80毫升;
顏色:暗紅、有少量血絲但無異味。
但若果出現以下情況,就屬於月經不調:
月經提早(少於21日)或延後(超過35日);
經血量過多或過少;
經期過短或過長;
無經(停經三個月以上);
有明顯經痛、經色異常、血塊多。
好多女性初期都會忽略,以為「之後會自己好返」,但事實上,如果問題反覆出現,可能代表內分泌、卵巢、子宮都出現問題。
🔹 月事不調常見原因一:壓力太大
香港節奏快、工作壓力大、加上生活忙碌,女性經常長期處於高壓狀態。壓力會直接影響腦下垂體功能,令卵巢排卵受阻,導致月經週期紊亂。
典型表現:
經期延遲或突然停經;
情緒易煩躁;
睡眠質素差;
體重忽然下降。
👉 解決方法:
減壓係第一步,可以試下做瑜伽、冥想、行山、聽音樂放鬆。長期失眠或焦慮嘅女性可考慮短期接受心理或情緒治療,恢復內分泌穩定。
🔹 月事不調常見原因二:荷爾蒙失衡
荷爾蒙係女性身體嘅「指揮官」,控制排卵、子宮內膜增生、經血排出等過程。當雌激素、黃體素比例出現問題,就會令週期變亂。
常見誘因包括:
作息唔定、夜瞓;
長期食避孕藥;
內分泌疾病(如甲狀腺功能異常);
過瘦或過胖;
多囊卵巢綜合症。
典型表現:
月經忽多忽少;
無排卵;
經期長達十日以上;
體毛多、暗瘡多。
👉 醫生建議:
如果懷疑荷爾蒙失衡,可到婦科做血液荷爾蒙檢測,包括 FSH、LH、E2、PRL 等項目,再由醫生按情況開藥(如調經藥、黃體素療程等)。
深圳或香港私家診所一般荷爾蒙檢查費約 HK$800–1,500,約兩日有結果。
🔹 月事不調常見原因三:多囊卵巢綜合症(PCOS)
多囊卵巢係現代女性最常見嘅月經異常原因之一,通常與胰島素抗阻、雄性激素過高有關。
典型症狀:
經期稀發(每2–3個月先嚟一次);
體毛多;
暗瘡多;
體重偏高;
超聲波顯示卵巢有多個小囊泡。
治療方向:
醫生會用避孕藥或荷爾蒙藥物幫助排卵;
同時建議控制體重、少食甜食;
中醫可配合補腎疏肝調理。
💡提示:多囊卵巢症唔容易根治,但可以控制。穩定排卵後,月經自然會恢復規律。
🔹 月事不調常見原因四:子宮或卵巢疾病
如果你長期經痛、經量太多或血塊多,就要警惕係咪有婦科疾病。
可能原因包括:
子宮肌瘤;
子宮內膜異位症;
卵巢囊腫;
子宮內膜增生。
症狀提示:
每次月經痛得難以忍受;
經血有異味或顏色過深;
性交後出血;
小腹長期脹痛。
👉 檢查方法:
超聲波(B超);
陰道鏡檢查;
CA125 腫瘤指標(如懷疑內膜異位)。
這類情況唔能夠靠中藥或止痛藥拖延,應盡快由婦科醫生評估治療方案。
🔹 月事不調常見原因五:體重與飲食失衡
好多女性為咗減肥節食,甚至食代餐飲品,導致營養不足、體脂過低。
當身體偵測到能量不足時,會自動「暫停排卵」保命,形成停經或經量極少。
反之,如果體重過重、脂肪太多,會令雌激素分泌過多,影響排卵,導致經期不準。
👉 改善方法:
保持健康BMI(18.5–23.5之間);
每日均衡攝取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
避免極端飲食(如一日只食沙律或代餐粉)。
🔹 月事不調常見原因六:作息與生活習慣
夜瞓、食無定時、飲凍飲、成日吹冷氣,呢啲都會影響子宮溫度與血氣循環。
中醫話「宮寒則血瘀」,即子宮一凍,經血就排得唔順,形成經痛或月經量少。
改善建議:
少飲凍飲,多飲暖水;
經期前後避免泡冷水、游水;
保持下腹部保暖,可用熱水袋舒緩;
每週至少運動2–3次促進血液循環。
🔹 月事不調常見原因七:更年期前荷爾蒙波動
30歲後卵巢功能會慢慢下降,如果週期由固定變得忽短忽長,可能代表進入「更年期前期」。
呢個階段荷爾蒙會不穩定,容易出現經期亂、潮熱、失眠、情緒波動等現象。
👉 解決方法:
透過血液檢查了解卵巢功能;
醫生可開荷爾蒙補充療程(HRT);
中醫可用滋陰養血藥方(如熟地、山藥、枸杞)協助平衡。
🔹 中醫角度:氣血失調都會令月事亂
中醫認為「女子以血為本」,氣血唔暢、陰陽失衡、肝氣鬱結都會令月經唔準。
常見四種體質如下:
氣血虛弱型:經量少、臉色白、易攰。
→ 補氣養血,常用當歸、黃芪、熟地。
肝氣鬱結型:經前乳脹、情緒煩躁。
→ 疏肝解鬱,用柴胡、白芍、香附。
寒濕凝滯型:經痛明顯、手腳冰冷。
→ 溫經散寒,用艾葉、桂枝、吳茱萸。
腎虛型:經期延遲、腰酸背痛。
→ 補腎健脾,用山藥、杜仲、熟地。
中醫通常需連續調理2–3個月見效,深圳、香港都有提供專門嘅「月經調理」療程。
🔹 月事不調點樣檢查?
無論係中醫定西醫,都建議先做一輪基本檢查以確定方向。
常見檢查包括:
超聲波(睇卵巢、子宮結構);
血液荷爾蒙檢查(排卵功能、內分泌);
甲狀腺功能測試;
醫生問診記錄經期週期。
💰 私家診所檢查費用:約 HK$800–1500(深圳一般平約三成)。
🔹 如何改善與預防月事不調?
規律作息:每日準時睡覺起身,唔好夜瞓。
健康飲食:多食高鐵食物(紅肉、菠菜、黑芝麻)。
適量運動:行山、瑜伽、游水都有助血液循環。
遠離壓力:保持好心情,唔好長期情緒低落。
注意保暖:經期期間避免吹冷氣、著短裙。
🔹 常見問題Q&A
Q1:月事唔準會唔會影響懷孕?
👉 會。因為排卵唔穩定,受孕機率會降低,需配合醫生調理排卵功能。
Q2:可以自行食調經藥?
👉 唔建議。亂食藥會令荷爾蒙更加亂,一定要經醫生診斷。
Q3:中醫調理同西醫治療可唔可以一齊做?
👉 可以,但要告訴兩邊醫生避免藥物重覆或相衝。
Q4:壓力大真係會停經?
👉 真係會。長期焦慮會抑制腦下垂體功能,令月經停頓。
🔹 總結:月事亂,唔代表「小事」
月經不調係身體嘅警號,代表內分泌、子宮或卵巢可能出現問題。
最重要係:唔好拖!
若經期反覆亂超過兩個月,應即刻去做婦科檢查,了解真正原因,再按情況選擇中醫調理或西醫治療。
保持良好作息、穩定情緒、飲食均衡,係令月經回復正常嘅關鍵。
記住,健康月經代表健康身體,千祈唔好忽視。
關鍵詞: